安博(中国)
>新闻资讯>专题专栏>稳增长 促发展>典型报道
“浙”山明珠正升起

  在浙江“东海明珠镇”大佳何镇境内,安博(中国)葛洲坝机电公司承建的国网新源浙江宁海抽水蓄能电站项目建设现场正如火如荼。6月6日,最后一台机组(4号)浇筑至发电机层,标志着合同内土建主体部分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这是公司承建抽水蓄能项目以来第一次在首台机组启动前完成土建部分施工,即使在行业内也是一项纪录。”项目负责人罗楚翔介绍说。

  敢为人先 冲刺进度展风采

  宁海抽水蓄能电站是国家能源局“十三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是浙江省重点工程、宁波市首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

  为不断赶超节点,宁海抽蓄项目部创新管理模式,将专业化管理与区域化管理相结合,形成了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同时,将分包“结果管理”转变成“过程管控”,如使用扎丝机代替传统手工扎丝、灵活使用溜槽代替地泵打砼、混凝土支墩改成钢支墩等,直接介入分包一线施工,确保工程进度不断提前,多次实现单月多个重大节点完成。

  在数字化管理方面,项目部也走在前列。通过人脸录入实名制信息管理、浙江省工资监管平台、现场安全视频监控系统等数字化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以满满的科技实力保障施工进度。

  充分将精细化管理运用到项目施工过程中,科学组织资源配置,改变传统地下厂房浇筑“干一备一”施工模式,实行“工区流水线”作业,以地下副厂房与主变副厂房为起点,以4号机组主变洞与4号机组机坑为末端,呈“阶梯增长式”施工。相较同期同级同类型电站,土建、机电交叉作业竞争优势凸显。

  正是这一系列创新举措的实施,使得宁海抽水蓄能电站的地下厂房土建主体工程得以顺利完工,展现了葛洲坝机电人敢打硬仗、善打硬仗的铁军风采。

  666天,宁海抽蓄电站地下厂房结构、主变洞结构共完成混凝土浇筑53613立方米,钢筋制安6463吨,又一次创造了行业纪录。

  创新驱动 技术攻坚克难题

  在宁海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过程中,技术创新是推动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动力。

  在1号机组尾水管底部浇筑过程中,由于空间受限、钢筋网密布,无法震动混凝土。项目部因地制宜优化施工方案,采用自密实混凝土,并反复试验,最终得出了最优配合比,解决了尾水管底部回填浇筑问题。这一创新方案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为后续机组尾水管的保压浇筑提供了宝贵经验。

  为解决水泥和水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贯穿性裂缝的问题,项目部组织研讨并细化施工方案。通过采用冰水搅拌混凝土、预埋循环水管降温以及利用循环水物理降温等方法,成功解决了这一行业难题。

  此外,在机组座环蜗壳阴角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项目部也展现了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通过预埋金属管并结合座环蜗壳外表线性走向进行浇筑的方法,成功解决了混凝土浇筑难以密实的问题,得到了监理、业主及专家的一致肯定。

  精益求精 提升质量树标杆

  在追求进度的同时,项目团队始终将质量放在首位。施工过程中,每一道工序都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遵循规范参数,并通过开展“样板引领、示范带动”活动,使得每一个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明确质量标准,从而保障施工质量。而“举牌验收制”“质量终身制”更是将质量管理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每道工序的完成都需要施工、质检和监理共同确认签字并合影拍照,确保每道工序都达到了合格标准。

  面对混凝土施工中容易出现的蜂窝、麻面、孔洞等问题,项目团队采取严密的防控措施。通过细化技术方案,现场严控振捣工艺,确保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均匀性。在混凝土浇筑前,对钢筋移位和保护层设置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每一步都符合规范要求,最终使得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表面平整光滑,结构满足设计要求。

  在直螺纹加工过程中,首先对套筒的采购质量进行严格把关,确保每一个套筒都符合行业标准和质量要求。同时,对加工工序进行精细化控制,从原材料的选取到最终产品的检验,每一步都要做到精益求精。为了提高螺纹的精度和互换性,质量人员采用通规和止规对丝口进行细致检查,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质量,还能有效减少不良品率。通过这些措施,显著提高生产质量,并确保项目进度得以加快。

  截至2024年6月,土建工程共评定了187个项目,合格率100%,其中178个项目达到了优良标准,优良率高达95.2%。

  人才为本 队伍培养筑基石

  在宁海抽水蓄能电站的建设过程中,项目部始终将人才培养放在重要位置。通过构建“三定三配”组织架构、优化管理团队以及提升执行能力等措施,项目部成功打造了一支业务过硬、能打胜仗的队伍。

  项目部注重“工程师+技师”双线培养模式的实施,鼓励技术管理类工程师和技能操作类技师实现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证书的互补,让技术人员会操作、技能人员懂技术,同时还通过鼓励职工提升学历和专业能力、组织培训提升个人综合能力等措施,使项目部的人才培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项目部还注重前瞻性布局,完成“裂变”目标。通过日常工作中与分包单位的交流合作,项目部不仅提升了自身技术水平,还为公司可能衔接形成的土建、装修等全产业链“架子队”做好了人才保障,使项目部完成“具备同时管理两个抽蓄电站能力”的“裂变”目标,为公司的市场拓展提供了有力人才支持。